Mashable Choice 獎是一種榮譽徽章,專為我們測試過和喜愛的絕對最佳產品而保留。
人們喜歡蘋果。 我之所以知道這一點,是因為我走在街上、乘坐地鐵或去任何地方都會看到從人們耳朵裡伸出的引人注目的白色「莖」。 他們是到處就像在 iPod 鼎盛時期,EarPods 無所不在一樣。
我從 2017 年初就開始使用 AirPods,而且我也很喜歡它們——非常喜歡我支付了 69 美元(含稅)當我在飛行中丟失耳機時,我想要一個替換耳塞,並且有好幾次回家去拿它們,即使這意味著上班、吃飯或開會遲到(噓,不要告訴任何人)。 更不用說,他們是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博物館參觀。
但兩年後,我的 AirPods 的電池續航時間不如以前了——我可以連續聽音樂大約 2-3 小時,而不是原來的 5 小時——而且與 iPhone 的無線連接也比以前更不穩定。想。
所以很自然地,我應該用新的來取代它們(為簡單起見,我們稱之為 AirPods 2),對嗎?
不完全的。 我喜歡多少就多少— 我一直在測試帶有無線充電盒的版本 — 新功能對於升級來說還不夠重要我至少再花 159 美元購買……但就我而言,我的 OG AirPods 可能還能再堅持一年,直到電池壽命變得難以忍受。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然後,我想除非 AirPods 3 出來,否則我可能會買 AirPods 2。
如果您是無線耳機的新手,AirPods 2 是您的明智之選,百分之百值得。
然而,如果您是無線耳機的新手,AirPods 2(帶普通充電盒的售價為 159 美元,帶無線充電盒的售價為 199 美元)是理所當然的選擇,而且百分之百值得。 毫無疑問,如果您使用 Apple 設備,它們是最好的無線耳機。 有一些不錯的無線耳機可以與 AirPods 相媲美 —我想到了——但還差幾個複選框。
如果你有(或我所說的AirPods 1)就像我一樣,電池壽命和我的一樣好(或更好),而且您想要的只是無線充電,因此無需為帶無線充電功能的AirPods 2 支付199 美元的全額費用案件。 只需 79 美元即可為您的舊耳機購買無線充電盒。
相同的外觀和合身
AirPods 2 的外觀和配戴方式與 AirPods 1 完全相同。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有什麼好說的呢? 在你的耳朵裡,AirPods 2 與第一代無線耳機沒有什麼區別。
蘋果仍然只銷售一種顏色:白色。 沒有黑色作為。 而且它們仍然由與以前相同的光滑塑料製成(也沒有像之前傳聞的那樣提供更好的抓地力的新塗層)。
對我來說,這完全沒問題,因為我沒想到蘋果會調整設計或剪掉「莖」(面對現實:它們就像 iPhone 上的相機凸起和凹口一樣)。 不過,我還是希望花蕾頂部有更抓地力的紋理。 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將 AirPods 1 從充電盒中取出時掉在骯髒的地鐵和骯髒的街道上; 它們可能真的很滑。
它們並未正式防水,但 AirPods 2 仍然可以防水。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有了這些相同之處,您可能已經知道我接下來要說什麼:AirPods 2 完全一樣。
從缺乏聲音密封到耳機桿從耳朵中突出的方式,一切都與 AirPods 1 相同。何不同。
這也意味著 AirPods 2 在你耳中看起來是一樣的。 雖然 AirPods 是因為它們長得像牙刷頭,所以沒有人再拿它們開玩笑了。
兩年時間裡,AirPods 已經從傻氣變成了必備的身份象徵。 穿戴 AirPods 會向周圍的每個人傳達一個訊息; 你告訴每個人你很時尚,生活在尖端科技中,就像當年佩戴 iPod 的白色耳機是多麼酷一樣。
是的,這個盒子看起來仍然像牙線!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耳機並不是 AirPods 2 與 AirPods 1 的唯一共同點。 相同的材質、相同的內部 LED、相同的背面配對按鈕以及相同的底部閃電充電埠。
無線充電盒類似,但有一些細微的差別:LED 指示燈位於正面而不是內部,金屬鉸鍊是啞光而不是拋光,按鈕位於中央而不是靠近底部。
將 LED 指示燈放在正面是比放在充電盒內部更好的設計,因為這樣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 AirPods 是否正在充電(琥珀色燈)或已充滿電(燈熄滅)。
增量升級
我們希望蘋果能夠延長聽音樂時的電池續航力,而不僅僅是通話時間。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雖然我很欣賞蘋果保留 AirPods 1 的緊湊設計,但我不得不承認,我對 AirPods 2 的改進有點失望。
別誤會,蘋果用新的改進的H1 晶片(「H」代表耳機)取代了AirPods 1 的W1 晶片,這真是太好了,這使得蘋果設備(iPhone、iPad 和Apple Watch)之間的切換速度更快)在聽音樂時,降低了某些遊戲的音訊延遲,這些遊戲在 AirPods 1 上圖形和音訊不同步,免持「Hey Siri」語音控制,因此您不再需要雙擊右側的 AirPod,並且額外一小時的通話時間。
但我希望有更多。 特別是用於聽音樂時更好的音質和更長的電池壽命。
儘管採用了新晶片,AirPods 2 的音質與 AirPods 1 幾乎沒有變化,聲音與 EarPods 一樣好,但不如其他產生更深沉低音和更清晰中音和高音的無線耳機。
兩年內,AirPods 已經從傻氣變成了身份的象徵。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有些人有人說 AirPods 2 聽起來比 AirPods 1 好,但我看不出有什麼差別。 蘋果並沒有宣傳音質的任何改進,老實說,我認為這是一種安慰劑效應。 要么那個或者耳垢堆積格柵上或人們耳朵中的污染物正在影響 AirPods 1 的音質。
聽音樂的電池續航力也與 AirPods 1 相同:一次充電可聽音樂長達 5 小時。 通話時間從 AirPods 1 的 2 小時增加到 AirPods 2 的 3 小時,增加了 50%。 但在我的測試中,當音量設定為正常的 75% 時,我只能再獲得大約 35 分鐘的通話時間。 如果我降低音量,我的 AirPods 2 可能還能再撐 25 分鐘,但那樣我就聽不清楚對方說話了。
由於單次充電聽音樂的電池續航時間並沒有提高,AirPods 2 落後於三星 Galaxy Buds,後者一次充電可使用 6 小時。
配對和以前一樣簡單、無憂。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儘管如此,在透過充電盒進行額外充電方面,AirPods 2 仍然比其他所有無線耳機都要遜色。 與 AirPods 1 一樣,AirPods 2 的充電盒(有線和無線)可提供近四次充滿電或額外 19 小時的音樂聆聽時間。 相比之下,Galaxy Buds 充電盒僅提供多一點的額外費用(額外 7 小時)。
與其他無線耳機相比,AirPods 2 的外殼仍然是最小的,而且可容納的電量最多。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AirPods 2 透過快速充電彌補了 5 小時的聆聽時間。 充電 15 分鐘仍可提供長達 3 小時的聆聽時間,但通話時間從先前的 1 小時躍升至 2 小時。
無線充電雖然方便,但值得多花 40 美元嗎?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普通充電盒和無線充電盒均配有有線充電的 Lightning 連接埠。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AirPods 2 還提供無線充電盒版本,價格比普通非無線充電盒版本高出 40 美元。
我真的很高興蘋果終於開始以捆綁包和獨立盒的形式發布具有無線充電功能的 AirPods(稍後升級 AirPods 1 或 AirPods 2)。 此無線充電盒可與任何基於 Qi 的無線充電板配合使用。
使用 Qi 充電器為 AirPods 2 充電要方便得多,但您還必須考慮這樣做所需的額外裝備。 如果您已經使用無線充電器為 iPhone 充電,並且還想同時為 AirPods 無線充電,則可能需要購買另一個無線充電器。 您也可以升級到多裝置無線充電板,例如游牧者的基地台,可以為兩部 iPhone 或一部 iPhone 和 AirPods 充電。 不過,兩者都會產生額外費用。
對大多數人來說,普通的非無線充電版 AirPods 2 就足夠了。 但如果你真的想要過著無線纜線的生活,無線充電盒就很方便。
蘋果絕對應該在今年的 iPhone 上借鏡 Galaxy S10 的反向無線充電功能。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房間裡的大象當然是蘋果自己的早在 2017 年就與 iPhone 8 和 X 一起發布,但此後就神秘消失了。你的猜測和我們的一樣好。 附無線充電盒包裝的 AirPods 2提到 AirPower 支持甚至還有一個它的示意圖非無線充電版本的包裝上有,所以, 正確的? 我們只能希望蘋果能夠盡快發布它。 (2019 年 4 月 1 日更新:Apple 已)。
仍然是適合所有人的最佳無線耳機
沒有什麼比真正的交易更好的了。 圖片來源:Zlata ivleva / mashable
如果您已經看到這裡,您可能會認為我對 AirPods 2 感到失望。
Apple 透過 AirPods 1 設定了很高的標準。
AirPods 2 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升級,部分原因是蘋果在 AirPods 1 上設定了很高的標準,包括尺寸、電池壽命和便利性。 AirPods 1 在競爭中處於領先地位,沒有其他無線耳機能夠超越它們。
事實上,AirPods 2 對 AirPods 1 來說是什麼是到:比以前更好,仍然是其產品類別中最好的,但不是質的飛躍。 在我們獲得更多突破性功能(例如用於監測您的健康狀況的內建感測器)之前,它可能不會再出現一兩代。
目前,仍然是無線耳機的黃金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