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評論:一部發自肺腑的格魯吉亞墮胎劇

伊亞蘇希塔什維利 (Ia Sukhitashvili) 飾演《四月》中的妮娜 (Nina)。 圖片來源:威尼斯影展提供

黛亞·庫倫貝加什維利的四月是一部關於在喬治亞州作為女性意味著什麼的驚心動魄的戲劇。該國法律只允許在 12 週內終止懷孕——有些人甚至在知道自己懷孕之前——而且即便如此,農村的恥辱仍然阻止他們中的許多人獲得護理。庫倫貝加什維利將主角妮娜(伊婭·蘇希塔什維利飾)置於這個動盪的背景下,她是一名產科醫生,冒著職業風險開車前往偏遠的村莊幫助需要墮胎的孕婦。

雖然這部電影的重點是對尼娜角色的誹謗,但它以間接的方式講述了故事,暴力和身體機能的驚人對抗形成了一種內在的結構。這部電影將生命呈現為出生、死亡、懷孕、墮胎和性的重疊展示,庫倫貝加什維利將女性經歷的各個方面融入到一頭可怕的野獸中——不僅是在敘事上,而且是透過惡夢般的意象從字面上看。

一直以來,四月影片以一種無情的張力展開,從低調的戲劇變成了鐵絲網驚悚片,這種轉變不是因為加快了圖像的速度,而是放慢了速度,在令人瞠目結舌的時間裡徘徊。這是一部會引起反感的電影,但同時又太有吸引力,無法轉移你的視線。

什麼是四月關於?

開場聲音和影像四月會引起蠕動,但會立即催眠。一個人形人物在黑暗而空曠的虛空中徘徊,赤身裸體,弓著背——要么像胎兒,要么像老婦人——呼吸的低語吞噬了音景。這些聲音逐漸轉變為笑聲和孩子們的玩耍聲,彷彿這個神秘的存在與某個幽靈般的家庭僅隔著一層薄薄的現實。甚至在電影呈現主題之前,它就讓人想起墮胎和衰老的畫面,它們交織在一起,交織成某種令人焦慮的遺憾的噩夢。

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零星的雨水和仔細觀察的自然景觀把我們帶進了醫院的病房,庫倫貝加什維利捕捉到了一名婦女在刺眼的螢光燈下分娩的畫面——但這個美麗、血腥、痛苦的生命奇蹟以死亡告終。母親和她的丈夫對妮娜展開調查,詢問他們的孩子為何死亡,這讓婦產科醫生成為了她自己的焦點,也讓觀眾懷疑她是否有過錯。

妮娜,中年單身,很容易成為那些質疑她性格的男人的目標——尤其是因為她長期以來一直是非法墮胎謠言的對象。她在醫院的上級似乎願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這只是在某種程度上。經過調查,還有誰比這位已經有了污點的老處女更適合被扔到公車之下呢?

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阻止妮娜繼續利用自己的時間前往鄉村,履行她認為對未受過教育的女性的責任,這些女性的生活將因未婚懷孕而被毀——這要歸功於當地男性的威脅——即使她們願意先成為母親。當這些女性沒有選擇時,她代表了一種選擇,或至少是一種選擇,即使這會讓她自己的選擇面臨風險。

可混搭的熱門故事

四月是夢幻般的,但卻是令人難以忘懷的現實。

正如庫倫貝加什維利經常剪輯上述無形生物一樣,它呈現了妮娜前往鄉村的冗長場景,為觀眾提供了沉思和恢復的空間。電影中的緊張氣氛可能會讓人衰弱。

以一個冗長的墮胎場景為例。當妮娜幫助一位年輕的啞巴女孩娜娜(羅扎·坎切什維利飾)終止懷孕時,庫倫貝加什維利的鏡頭(由攝影師阿森尼·哈恰圖蘭提供)沒有聚焦在任何一個角色上,而是聚焦在手和身體的交會處。手術本身是模糊的,但畫面的焦點是娜娜躺在塑膠桌布上的軀幹。在畫面的一側,妮娜努力保護年輕女孩的未來。另一邊,女孩的母親姆齊亞(安娜·尼古拉娃飾)抱著她並安慰她。這是一個令人痛苦的場景,因為它透過將母親的愛的行為與女兒痛苦的尖叫並置來表達和召喚情感,如果被發現的話,這個過程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婦女們在四月他們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妮娜的故事就是他們的縮影。在這個過程中,她變成了一種女性氣質的密碼,有時她甚至把自己想像成無形的生物(尤其是當她和她的上級之一睡覺時),彷彿她的自我認知和對衰老的恐懼與懷孕和性行為。然而,她與懷孕的個人關係從未得到澄清——她是否曾經懷孕過,或者自己墮過胎——因為她似乎將自己的這一部分與其他人隔離。也許這是工作所必需的。

四月,懷孕和墮胎都有一種固有的暴力和美麗,就像大自然一樣。庫倫貝加什維利似乎經常透過涉及雷雨和鬱鬱蔥蔥、鮮花盛開的風景的過渡來進行這種比較。然而,另一種暴力也潛伏在每個角落,毫無預警地突然出現。 

四月使男人的暴力感到腸胃不適。

在早期的場景中,當指控妮娜的父親與她對峙時,場景出奇地安靜,直到他突然爆發並向妮娜臉上吐口​​水。它發出的聲音,以及它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影響,與庫倫貝加什維利所呈現的任何出生或墮胎的圖像一樣發自內心(如果不是更強烈的話)。儘管男性醫生和管理人員聲稱站在尼娜一邊,但即使在狹窄的方形長寬比下,該框架也使他們與她不一致,讓他們坐在辦公室桌子上,旁邊是前面提到的父親,就好像她是一名受審的罪犯一樣。

男人的暴力,透過他們的行為,透過他們所創造的限制,實際上是黏合在一起的黏合劑。四月在一起——即使電影轉向了肉體的快樂。妮娜,也許是為了應對壓力(或者也許她只是喜歡這樣),整夜巡遊並尋找男人來勾搭。然而,快樂和痛苦之間只有一線之隔,而且不是以性感的方式。男人們試圖利用她,並迅速變得暴力,讓安靜的時刻變得令人壓抑的大聲,就像響徹夜空的槍聲。

性與死亡之間也同樣存在著極其微小的差距,即使只是因為對性——或者更確切地說,對發生性行為的女性——所帶來的後果,這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體現出來。性本身就會導致暴力。或者它會導致懷孕,這迫使一些女性冒著生命危險,無論她們是否墮胎。其中大部分是暗示或引用的,而不是直接顯示的。但這些可能性的幽靈始終存在,並透過庫倫貝加什維利的畫框得到強化,這些畫框捕捉到了男性透過不間斷地盯著鏡頭的強大目光,以及女性透過畫框中微小的尺寸而被最小化的地位。

四月這是一部幽靈般的電影,在生命最脆弱的時候跳動,與自然景觀的鏡頭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並迫使)對身體和精神進行更深入的反思。當電影對女性的經歷(或由性別暴力定義的從子宮到墳墓的經歷)做出如此復雜的觀點時,它本質上受到個人恐懼和慾望以及脆弱性的束縛,這令人深感不安。一個很容易透過羞恥立法剝奪個人自主權的世界。這是一部傑作。

四月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上進行了全球首映。

Siddhant Adlakha 是一位來自孟買的電影評論家和娛樂記者。他目前住在紐約,是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成員。

本新聞稿可能包含廣告、優惠或附屬連結。訂閱電子報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使用條款隱私權政策。您可以隨時取消訂閱電子報。